2019中考历史一轮要点:辛亥革命
辛亥革命,是指发生于中国阴历辛亥年(清宣统三年),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,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、打造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。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(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,但也有学者觉得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)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动。
辛亥革命
1.背景:《辛丑条款》签订,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;民族资本主义飞速发展
2.时间:
1911年(旧历辛亥年)
3.代表人物:孙中山等
4.倡导:以三民主义(民族、民权、民主)为纲领,试图用革命的方法在中国打造资产阶级共和国。
5.革命活动:
1894年成立兴中会;1905年打造中国同盟会(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),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(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);1911年武昌起义(辛亥革命的标志);1912年打造中华民国;颁布《临时约法》。
6.失败标志: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
7.意义: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,结束了国内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,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。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,它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。
8.启示:辛亥革命的失败,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策略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。